暖化、暴雨衝擊產銷、溫帶水果失蹤?農試所所長林學詩盤點對策解方

2022-04-23

氣候變遷加劇,未來農業生產陷入考驗,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長林學詩表示,不斷升溫,首當其衝的是多年生溫帶果樹,平地葡萄、高山柿子、甜柿、梨、桃子及梅子等,恐將是受創最重的第一批水果。其次是亞熱帶果樹,柑橘類、柚子、龍眼與荔枝,以及茶樹。

 

因應氣候變遷,農委會2019年推動「韌性農業計畫」,成立至今滿127年、作為農委會技術幕僚的農試所與農委會其他單位合作,已連續二年發表韌性農業計畫的對策與研究成果,林學詩日前接受農傳媒專訪,剖析農業部門的調適措施。

 

果樹面臨環境考驗  高麗菜平地山區產期重疊失衡

農試所對臺灣育種最大貢獻是果樹,從高山到平地,包括平地桃、鳳梨及百香果等。林學詩表示,國內溫帶果樹透過育種改良及栽培技術提升,可在亞熱帶及熱帶溫暖地區生產溫帶水果,其中高接梨及早春葡萄產期調節技術,獨步全球,但近年生產環境受到暖化影響,遭逢嚴峻衝擊。

 

升溫影響溫帶、亞熱帶果樹的生長,溫帶果樹若開花期遇到氣溫上升,就會造成開花不良,亞熱帶果樹如荔枝、龍眼,也需要維持一段時間低溫乾燥,才能刺激花芽分化。

 

不過,升溫對熱帶水果反而有利。他說,溫度上升有助熱帶水果延長產季,近年芒果和鳳梨都是大豐收。但農業不只受溫度影響,還有強降雨衝擊,「鳳梨非常怕強降雨,要種在排水好的地方,如果突然一陣強降雨,吸水很飽的話,品質就會下降」。

 

林學詩說,蔬菜類最怕強降雨,又有些蔬菜種植需要冷涼氣候,同時受到升溫威脅,例如十字花科的甘藍菜(高麗菜)、白菜,結球白菜。

 

高溫、強降雨都可能引發減產、災損及產銷失衡。他舉例,以前平地、高山甘藍菜,各有各的市場,低溫季節就在平地種植,夏天就換到高山地區種,可是因為氣候暖化,平地與高山產區的產期愈見重疊,「重覆的時間愈來愈長,造成大家搶市場,產銷失衡就發生了。」這也是最近幾年甘藍問題愈來愈難解決的原因之一。

 

抗逆境種原研究先行  韌性計畫專攻育種上游   

林學詩說,農委會「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計畫」不做育種,因為農糧領域本就持續進行育種工作,但大家都是研究作物的人,「不做品種研發,那做什麼?」光這點就溝通很久,最後共識「雖然不育種,但要做育種的上游」,研究員把種原特性打理清楚,才能交給後續育種人員做研究。

 

林學詩指出,韌性農業計畫裡把所有植物材料全部拿出來研究,找出到底特性在哪裡,從全世界蒐集來的種原包括東南亞、巴基斯坦等,放在倉庫裡的種子必須種在田裡,看生長表現,「種原要種下去,才知道它長成什麼樣子。」

 

以農試所的國家作物種原庫有10萬筆種原來說,假設水稻有1萬筆種原,怎麼知道這1萬筆種原的特性?「例如我們拿1,000個種原種在田裡,然後調查性狀和開花結果。」

 

做完調查後,可能會有耐旱、抗病,抗蟲品系,種原研究人員將這些基本資料報告交給育種人員,育種人員再開始選擇,從雜交到育成一個新品種,具有原來特色又有新特性的品種誕生,差不多要花上10年時間。

 

這樣是否趕得上氣候變遷?林學詩說,為了與時間賽跑,現在就要把既有品種直接種在田裡,觀察有沒有符合需求條件的品系。水稻育種還算快,一年有兩期作,果樹時間較慢,一代可能要10、20年,育成一個果樹品種平均25年左右。不過,也因育種時間長,過程中已受到許多氣候挑戰,韌性也最強。

 

農試所、農改場兄弟爬山  水稻育種PK最激烈

全國有7個區農業改良場,包括桃園、苗栗、臺中、臺南、高雄、花蓮及臺東。林學詩曾任職花蓮場副場長、臺東場及臺中場場長。2019年出任農試所長。林學詩表示,農試所與農改場業務有一大部分重疊是「育種」,又以水稻最多,競爭最激烈。

 

水稻屬於全國性作物,林學詩指出,農試所和各改良場都有做水稻育種,臺灣水稻研究在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相當有名,這是大家互相合作的成果,水稻育種需要充分合作,各自發展出特色品種。

 

他說,育種人員都有一個使命,就是希望育出的品種市占率高,國內稻米種類分好多種,有粳稻、秈稻,如何突圍市場必須先找出定位,因此臺中場決定不衝粳稻,因為太多人做了,後來研發出「台中秈197號」、「台中秈198號」作為米食加工用,米粉、菜頭裸都是秈稻,農試所反而沒有這種品種。

 

臺灣關鍵技術強大  熱帶鳳梨釋迦調產期才在冬季結果

農試所和農改場育種還有什麼不同特色?林學詩再舉例,全臺只有農試所和臺東場在做鳳梨釋迦研究,但臺東場育種能力比較強,因為產地就在臺東,「全世界番荔枝屬變成國際產業,最大規模就在臺東。」鳳梨釋迦最早種在臺中新社、臺南,經過產業pk後,最後落腳臺東。

 

「你有辦法想像嗎?它是熱帶果樹,卻在冬季結果!」林學詩說,這是臺灣產期調整技術,正常結果是7、8月,但採收後不耐放,兩天就爛掉了,後來園藝界前輩研究把產期從夏天調到冬天,儲藏期可以將近一個月,才有今日可以行銷全世界的成果。他強調,「這個技術全世界獨一無二,中國要模仿至少要30年,臺灣擁有太多關鍵技術」,外界想知道,他也不會講,臺東農民更是非常團結,關鍵技術絕對不會透露。

 

分子遺傳技術讓育種加快一倍  選拔效率大幅提升

自荷蘭留學時,林學詩便已投入分子遺傳技術相關研究,回國後也和國內專家寫過論文,關於分子遺傳技術對農業的影響,林學詩表示,包括歐盟及國內,世界各國對基改作物目前仍未普遍接受,但分子遺傳技術應用在育種其實對農業幫助非常大,臺灣在這方面技術相當進步。

 

他指出,去年國內「台農85號」等多個新品種水稻就是利用分子標誌(molecular marker)輔助育種研發得來。傳統育種方式一定要透過一再種植,並實際觀察作物性狀、表現,現在確定特定基因的作用後,利用分子標誌可在DNA分子上檢測遺傳變異,只要萃取DNA出來做PCR檢驗,可大幅提升選拔效率,進而縮短育種時程。

 

說到育種的心血與甘苦,林學詩特別提及研發「台農71號」益全香米的農試所郭益全博士,「那個人太認真了!」郭博士耗費一生完成益全香米,卻不幸在命名發表前積勞成疾過世,而廣受農友及消費者歡迎的益全香米也是「台農85號」的育種親本。

 

言談間,他顯露對於前輩育種家的敬重,以及研究傳承和技術進步的感慨:「以前花10年育種,現在5年就夠了!」平均來說,投入分子遺傳技術後的育種時程「大約縮短了一半」。這些技術進展、對關鍵技術的掌握,當然是臺灣面對氣候變遷的利基。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農傳媒)

  • 產銷失衡
  • 氣候變遷
  • 產期調節
  • 韌性農業
  • 育種技術
  • 耐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