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今年首度「紫爆」,宜分散種植避免農曆年節量多價跌
2021-11-25
11月15日後雲林、彰化二期稻作結束,農友種植冬季裡作蔬菜常以短期產量高的高麗菜為主流,加上農曆年節前尾牙聚餐等市場蔬菜需求暢旺,紛紛趕這波種植。農委會農糧署今(25)日發布「紫色」預警燈號,11月中旬甘藍(高麗菜)種植株數達786萬株,已比近三年同期增加27%,此時種植將於明年1月下旬採收,若遇上春節期間休市,供貨集中可能影響價格,呼籲農民謹慎評估分期種植。
另外,11月中旬結球白菜供苗量達346萬株,也是今年首度達到紫色燈號,相較近三年同期增加57%,已明顯超種;但因預估採收期在明年1月上旬至中旬,在農曆年節備菜期間,市場需求較大,衝擊較小,農糧署仍請農民分批種植,避免集中採收。
農糧署根據歷年產銷資料評估,高麗菜種植規模每旬600萬株以內,可維持市場保有合理價格,農糧署統計大宗蔬菜育苗場供苗情形,今年自入秋以來,每旬供苗量尚介於警戒值範圍,多為供苗量540萬株以上、600萬株以下的紅色燈號,但11月中旬供苗量786萬株,首次達到紫色燈號,已明顯超種。
因11月後氣溫轉涼,適合平地蔬菜生長,此時種植高麗菜單位面積產量每公頃約50公噸,可比之前幾個月單位面積產量約40公噸,高出20%。國內二期稻作由南往北相繼結束,11月15日以後,占國內高麗菜生產7成的雲林、彰化的二期作也告結束,開始轉種高麗菜,此時大量超種,等到採收季節來到,恐怕對蔬菜產銷造成壓力。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長陳立儀表示,農曆春節(明年1月31日除夕)前蔬菜需求暢旺,價格穩定,高麗菜生育期約70至80天,依目前氣候狀況,11月中旬種植高麗菜估可在年節前採收,但後續天氣變化若過於低溫,可能使高麗菜生長趨緩、超過80天,加上果菜批發市場2月起連續休市,若延到年節後採收,產量集中且消費力下降,恐導致市場量多價跌,呼籲農民謹慎評估分期種植,分散風險,以確保收益。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
- 高麗菜
- 甘藍
- 大宗蔬菜
- 供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