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疫情!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達成1萬6,500公頃目標面積
2021-08-06
有機農業為自然永續循環體系中之重要環節,亦為提供安全食物來源之重要生產方式。農委會自105年底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將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列為重要施政目標,並自106年起,辦理有機及友善耕作對地補貼等措施,提升農民轉型有機及友善耕作之意願,接續108年5月30日有機農業促進法正式施行,更加落實促進有機產業之發展,朝成為有機國家之目標邁進。迄本(110)年7月底,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突破1萬6,500公頃,已達到1萬6,571公頃,占國內農業耕地比2.09%,全年將減少化學農藥200公噸及化學肥料2萬公噸以上之使用量,並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6,142公噸CO2當量,為地球永續經營盡一份力量。
生產有機竹筍之林業生產合作社,成為有機生力軍
農糧署說明,為持續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輔導農民轉營有機及友善耕作,甫通過有機驗證之「有限責任南投縣竹山鎮頂林林業生產合作社」,為近年來政府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及達成1萬6,500公頃施政目標之最大助力。該合作社成立於民國37年,從事生產新鮮竹筍、醬筍、脆筍、筍絲等農產加工品及竹材利用加工等,為配合政府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政策,在風光明媚的山林裡,輔導社員農民轉型生產有機竹筍及其加工品,經驗證機構驗證通過面積達144.37公頃,實踐山林原生土地轉營有機耕作之成功案例,且兼顧山坡地水土保持與農民生計,成為全國有機竹筍最大的生產單位及產區,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機竹筍及加工品供消費大眾選購。
全方位推動有機產業,加速有機成長
農糧署表示,為確保農業永續經營,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衝擊,持續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除可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供應市場外,亦是一種對環境最友善的耕種方式。政府持續辦理有機農業獎勵與補貼、有機(轉型期)驗證及檢驗費用補助、農機具加工設備及溫(網)室生產設施、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適用肥料補助等支持農民輔導措施外,亦積極推動農村社區發展有機農業促進區、辦理學校午餐使用有機食材,及加強有機行銷通路與有機推廣教育等,建立消費者信任來提高有機農業發展。另有機農業促進法通過後,除原推動農糧產業外,更擴大至林、漁、畜等各農產業,彼此關聯互為帶動,如推動有機漁業及畜產,其所需有機飼料來源,就可帶動有機玉米、大豆、牧草的生產;鼓勵林地或林下經濟採有機經營,可拓展有機面積並落實護育山林及生態保育,建立有機產業的完整性,突顯有機農業其對環境永續之價值,及實踐我國有機農業新典範。
- 突破
- 疫情
- 有機
- 友善
- 環境
- 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