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ASC認證的台灣鯛!!!
2021-07-10
臺南市是全國「台灣鯛」最大產區,位於學甲區的臺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理事長周志亮指出,臺南市養殖台灣鯛目前有1,215公頃,南瀛就佔了800公頃,持續協助漁民取得ASC認證,以邁向永續漁業的生產環境前進。
2002年,農委會正式把吳郭魚命名為「台灣鯛」,並以高規格的條件推動這項農漁產品成為農水產外銷主力,至今,臺灣已是這個品項的主要出產國,其中最重要的產區就在臺南市學甲區,在農業局極力輔導南瀛養殖生產協會協助下,讓周志亮是成為2013年十大神農獎得主,與太太蔡阿玉共同經營的亮哥生態養殖場,可見一池一池碧綠的池子裡,肥美碩大的台灣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亮嫂蔡阿玉介紹,2004年即成立的協會,18年來從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打拚,現在已有200多位漁民加入,從互相學習如何養殖、交互訊息與資料開始,凝聚向心力,到現在共同向政府爭取資源、推動認證,以及在新的銷售方式中讓產品多樣化經營,成為一個有力的組織。
永續漁業和爭取ASC驗證標章
其中,爭取ASC驗證標章就是關鍵的一環,這個與永續漁業和負責任的鯛魚養殖息息相關的推動並不簡單,除了勞動力,更多的是漁民自我提升與做一個負責任的地球公民所養成的素質。
因為要做到符合ASC驗證合格上市的漁產,養殖環境必須要能夠通過環境評估,亦即養殖場的內外部的環境以及水資源檢驗,看著綠綠的水池,周志亮氣憤的說,之前有媒體來報導,亂傳這一區的水有毒素才會是綠色,這正是特色的優質飼料有機綠藻,被不經查證的媒體誤報,不但影響產業甚大,也讓他們很氣餒。周志亮強調,除了飼料的品質,魚池最重要的水,也必須經過水質檢驗、不含重金屬,不用非法水源。
周志亮說明,取得優良魚苗也是關鍵,他採用非基因改造的永續養殖魚苗,目前大部分的漁民都採取混養方式經營養殖場,品項多樣也意味著生態多樣化,隨著季節與生產時序收成的物產,可以互相調節,但是每一種魚苗都必須有合格的供應商,周志亮就適時指著鰻魚場說,今年好的鰻魚苗並沒有外界說的那麼便宜。
再來就是飼料驗收,養殖漁業除了魚種改良,飼養條件也是成敗關鍵,尤其是飼料提升,在健康意識逐漸抬頭下,消費者不但懂得追溯產地,也知道要認識該尾魚是吃什麼長大的?檢驗飼料來源的幾個要素,合法工廠、通過品質與安全驗證,採用有明確來源證明的原料,都需要逐一檢查。
最後是養殖管理,也是考驗漁民是不是具備職人特質的重要指標,像是日常的投餵管理,要做到定時定量餵食,減少殘料,避免污染池水與病菌滋生。另外要重視水質,引用純淨無污染水並定期水質檢測,提供好的養成環境,農業局與檢驗單位會定時採樣,在捕撈之前,自己要能抽樣魚體送驗並達到合格標準,才能捕撈。另外,盡到重視勞權等社會責任、找到有ASC-COC、HACCP 等多項衛生控管驗證的加工廠,取得合格上市標章,都是養殖管理的一環。
南瀛養殖生產協會凝聚漁民共識
周志亮的亮哥生態養殖場有150個魚池,是典型南瀛地區養殖漁民的樣貌,從養殖、銷售鮮魚到加工產品都有,甚至開餐廳提供風味餐體驗,亮嫂蔡阿玉說,為了產業發展,不但帶著協會成員到處辦展售會、跑市集,以及參加各式推廣活動和大廚合作開發新產品,連規勸年輕人回鄉繼承家業、協調家族紛爭與歧見都要去幫忙,只為了協會成員能夠更壯大。
養殖魚除了鮮魚上市,漁產加工品也是每位漁民近來努力的方向,尤其消費者購買型態改變,在烹調要求簡易迅速的社會環境下,加工產品日益受歡迎,南瀛協會漁民推出的產品,除了冷凍包裝的台灣鯛、鰻魚之外,還有魚鬆、蒲燒鯛魚和蒲燒鰻魚等產品。
南瀛養殖生產協會配合農業局積極推動農產加值標章認證,輔導轄內漁民取得ASC國際認證,目前全球通過ASC吳郭魚養殖認證數為30戶,臺灣就有7戶,都是南瀛養殖生產協會成員。因為認證機制是各國吳郭魚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的重要契機,協會將持續輔導漁民增加取得ASC國際認證的戶數,提升養殖漁產品質,爭取外銷量提升,並擴大銷售品項與管道,讓台灣鯛產業永續發展。
- ASC認證
- 台灣鯛
- 永續漁業
- 環境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