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狂犬病7月監測結果出爐,黃喉貂確診應是個案

2021-08-05

       6月30日國內出現首例黃喉貂感染狂犬病,令人擔心感染狂犬病的野生動物族群是否會再加一類,所幸經過7月一整個月監測,沒有發現第2例,目前野生動物狂犬病疫情仍僅限於鼬獾及白鼻心,沒有擴大,且幸運的是,國內自102年爆發鼬獾狂犬病疫情至今,沒有發現在淺山等偏遠地區活動的流浪犬有遭到感染的情形。

       國內狂犬病疫情侷限在野生動物,且以鼬獾為主,少數是白鼻心,今年6月30日一件黃喉貂救援案件卻確診狂犬病,讓野生動物狂犬病疫情一度緊張,所幸7月狂犬病監測結果出爐,陽性案例只有鼬獾。

       根據家畜衛生試驗所及中興大學的監測通報,7月1日至31日的97件動物狂犬病監測中,4例鼬獾檢體為陽性,3例在南投縣鹿谷鄉、1例在嘉義縣梅山鄉,分布位置沒有擴散,仍在9縣市88鄉鎮的範圍內。

       國內102年爆發野生鼬獾狂犬病疫情,有278件案例,防檢局即啟動野生動物狂犬病監測,至今已8、9年,陽性案例呈現下降趨勢。去年全年42件,今年1到7月則有16件,包括臺中2例鼬獾、南投7例鼬獾、嘉義2例鼬獾、高雄2例鼬獾,臺東2例鼬獾及1例黃喉貂。

      畜衛所疫學研究組組長李璠表示,野生動物的狂犬病疫情趨向穩定,疫區沒有擴大且案例變少,陽性案例減少有可能是隨著染病鼬獾的死亡,鼬獾族群密度下降,不僅鼬獾間傳染的機會減少,染病動物會被人們注意到並通報送驗的機會也減少;6月底發現的黃喉貂感染狂犬病一案,應該是偶發型的個案,因為這1個月來的監測並沒有再發現其他黃喉貂的陽性案例。

      自野生鼬獾發生狂犬病疫情至今最幸運的一件事,就是回歸山野生活的流浪犬,沒有發現確診案例。犬隻離開人類家庭後變成流浪犬,有些會繼續留在城鄉,有些則會遷徒至淺山等地,浪犬浪貓與野生動物生存在同一個環境,就有感染狂犬病的風險。李璠認為,地方政府或民間團體設法幫流浪犬施打狂犬病疫苗,發揮一定程度的保護效果,畜衛所也會接到死亡浪犬的送驗案件,因誤食毒餌死亡的案例較多,沒有發現狂犬病。

       狂犬病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須謹慎防疫,李璠提醒犬貓飼主,每年要定時帶犬貓去打狂犬病疫苗,全球每年有近6萬人死於狂犬病,其中9成以上都是被狗咬傷所造成的。從公共衛生的觀點來看,定期為犬隻注射狂犬病疫苗,是狂犬病疫區最經濟有效的控制策略,「犬貓安全了,人就安全了」。不只犬貓,若家裡有養雪貂等食肉目動物,也須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

  • 野生動物
  • 狂犬病
  • 黃喉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