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碧颱風預測路徑沿臺灣海峽北上 牡蠣小心了

2021-08-04

       農漁畜產業艱難的一周!西南氣流帶來的大雨還沒結束,氣象局今(4)日上午8時發布盧碧颱風形成的消息,預測路徑將沿臺灣海峽北上,七級暴風半徑60公里,農委會漁業署提醒西部沿海養殖漁業嚴加戒備,尤其是最怕強風來襲的海上蚵棚,嘉義縣養殖牡蠣受疫情影響延後收成,現在還有5成的牡蠣尚未採收,農業局呼籲漁民補強淺海牡蠣養殖設施。

       嘉義牡蠣(蚵仔)採收期從5月至9月,往年到8月初,通常已採收7成,但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採收了5成,還有5成仍留在蚵棚,農業局漁業科長張建成指出,今年因為疫情關係,餐廳及小吃店都禁止內用,影響牡蠣的消費量,漁民延後收成牡蠣,繼續留在海上,這波西南氣流對蚵棚影響不大,但接下來的盧碧颱風就得多留意,颱風常造成蚵棚流失,漁民損失慘重。

       嘉義沿海的東石鄉及布袋鎮是全國重要的牡蠣產地,張建成表示,嘉義有平掛式及浮筏式蚵棚,平掛式蚵棚是固定在淺灘養殖牡蠣,浮筏式蚵棚則是竹棚浮在海面上養殖,結構上較不耐風浪,漁民進行防颱準備時,會檢查蚵棚結構並裝修補強、加強錨錠,同時必要時可以提早收成,或拖到近岸避風浪,嘉義縣政府已開放第三漁港讓蚵棚避風。

       牡蠣產銷旺季從端午節到中秋節,漁民期待中秋節的烤肉活動可以再拉一波牡蠣行情,5月至7月雖然有本土疫情干擾產銷,但價格並未受挫,行情維持每台斤150至160元水準,不過,颱風帶來的大雨,恐怕會讓蚵仔變瘦,整體產量縮水,進而影響漁民收入。

       除了牡蠣養殖,箱網養殖設施也要加強固定,漁業署表示,箱網及淺海牡蠣養殖業者,請加強固定海上網具及纜繩等設施;低窪地區的養殖漁民,落實魚塭岸壁鞏固與排水設施疏通,加強巡視水閘門、養殖備用水源整備,及檢修備用發電機正常運作並添足用油;提防短時間強降雨造成魚塭鹽度、水質急速變化影響養殖物。

       此外,農委會持續統計西南氣流豪雨造成農業災情,農損金額快速累積,至4日傍晚為止,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已達8,767萬元,雲林縣農損金額3,446萬元最高,其次嘉義縣1,806萬元,臺南市、屏東縣的農損金額均已超過千萬元。

       農業災情以農產損失8,297萬元為主,農作物被害面積超過3千公頃,損害程度19%,前五大受損農作物依序為落花生、龍眼、西瓜、食用玉米、木瓜。

  • 颱風
  • 路徑
  • 北移
  • 台灣海峽
  • 牡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