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椿象防治這樣做,不噴農藥有機田區成蟲密度也大減

前幾年荔枝椿象危害嚴重,連在公園裡都遇到會噴出腐蝕性臭液的荔枝椿象成蟲,不過,經過有系統的防治,現在連有機荔枝龍眼果園的荔枝椿象密度也明顯降低。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以移除成蟲及卵片,加上釋放平腹小蜂寄生荔枝椿象蟲卵後,實測有機果園的荔枝椿象成蟲密度大為降低,顯示只要用對方法,不噴農藥對付荔枝椿象,也能有良好的防治成效。

養豬小場今起可使用植物性廢渣飼養,稽查考驗辨識力

暫停1個月的廚餘養豬後,今(1)日起恢復使用廚餘,不過,飼養規模199頭以下小型養豬場持續禁用廚餘,豬隻得繼續吃飼料,但開放植物性廢渣可使用,可以餵豬吃果渣、豆渣、酒糟等。負責稽查的地方政府農牧單位擔心無法有效分辨植物性廢渣與廚餘,因此環保局人員也會加入稽查行列,以專業判斷養豬場有無違規利用廚餘或動物性廢渣餵豬。

農委會赴產地辦理「鳳梨釋迦與蓮霧電商媒合會」 農民與電商反應熱烈

針對中國大陸自9月20日起暫停我國釋迦及蓮霧輸入,農委會將透過擴展海外市場、強化國內行銷及啟動多元加工等3個面向,積極實施相關因應措施,以維護產地價格與農民利益。其中在電商行銷方面,該會於9月29日與30日在高雄、屏東及臺東召開3場次「鳳梨釋迦與蓮霧電商媒合會」,計有國內10餘家生鮮電商業者及近百位農民與農民團體代表參加,現場反應相當熱烈。

中國不回應釋迦及蓮霧檢疫技術對談要求,農委會首次啟動狀告WTO程序

中國大陸以檢疫不合格為由,暫停臺灣釋迦及蓮霧輸入,農委會要求檢疫問題應回到技術平臺對談,但中國不回應,農委會決定啟動WTO架構下農產品貿易爭端處理程序,10月中旬先提交議案至世界貿易組織(WTO)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SPS)的例會,安排在11月召開例行會議時處理。這將是我國2002年加入WTO後,首次因農產品貿易爭端告上WTO的案例。

咖啡豆也有混豆!食藥署:檢驗這物質即可判斷

咖啡是許多上班族的「精神支柱」,國內市面上咖啡豆以「羅布斯塔豆」及「阿拉比卡豆」為大宗,為降低成本常有混豆的情況。要怎麼知道自己買到的咖啡豆是單一豆種還是混豆?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可從16-O-甲基咖啡醇判斷,混豆本身身體無害,但商品標示不清,容易造成消費者疑慮。

民間與官方攜手,澎湖亞果遊艇碼頭成立類保護區

官方資源有限,民力卻是無窮!亞澎遊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合作,今在澎湖亞果遊艇碼頭(原第一漁港),舉行尖翅燕魚吋苗1萬尾放流活動,以類保護區推動海洋保育。

加入CPTPP,毛豆、蝴蝶蘭可以賣更多,紐澳牛可能取代美牛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目前亞太區域最高標準的經濟合作協定,其成員國與我國的雙邊貿易總額占我國對外貿易總額超過24%,農委會盤點我國與CPTPP成員國的農產貿易,2020年出口15.7億美元,進口41億美元,進口值最大農產品為牛肉、奶粉,以及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分析,進口牛肉與國產牛肉有明顯的市場區隔,至於酒類,對臺灣農民幾乎沒有影響。

行銷在地農漁產品,七股海鮮節即起至10/16登場

為行銷沿海農漁產品,2021台南七股海鮮節將於9月25日至10月16日舉行,受疫情影響,今年取消七寶宴,增加社區農特產展售、健走活動及寫生比賽,活動規劃採總量管制、分區舉辦。台南市長黃偉哲、七股區長顏文穗等人,歡迎民眾屆時到七股品嚐七股道地海鮮、七股農特產品,體驗沿海人的濃濃人情味。

無人智慧船護海洋,清塑膠微粒

「海洋垃圾已比魚類多!」桃園市長鄭文燦26日在觀音啟用海岸水質監測站時指出,水質汙染和塑膠垃圾都會對藻礁生態造成危害,尤其塑膠微粒更會經由食物鏈侵害人類身體,桃園去年針對1港1溪啟動採樣分析,今年再增加1港3溪,透過宛如「海洋掃地機器人」的無人智慧船,濾除海中塑膠微粒,守護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