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不適症狀,中醫:多攝取白色食材養肺

秋意漸濃,天氣逐漸轉涼,容易使皮膚乾癢、口乾舌燥、腸胃不適等症狀,這是因為空氣漸漸乾燥所引起的「秋燥」症狀。對此,中醫師分享4招緩和秋燥的不適症狀,提供民眾參考。

國產評鑑及履歷蜂蜜齊發,購買臺灣純正蜂蜜免煩惱!

為推廣國產優質蜂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輔導台灣養蜂協會辦理110年全國龍眼及荔枝蜂蜜品質評鑑,訂於10月16日假臺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辦「2021全國龍眼及荔枝蜂蜜品質評鑑頒獎暨產銷履歷蜂蜜成果發表會」,表揚全國蜂蜜評鑑得獎蜂農,並推廣產銷履歷標章及蜜蜂科普教育。

營養師教你做「海鹽漬檸檬」,取代人工調味料、沙拉醬

檸檬很酸,因此通常不會直接食用,營養師說,可利用做法簡單的「海鹽漬檸檬」,用以取代沙拉醬、加工調味料,或加入水中取代含糖飲料。

餵乳酸菌B4,吳郭魚免疫力佳、採收提早一個月

吳郭魚不耐夏季高溫,容易遭受病菌侵襲,造成養殖業者損失,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從鱸魚腸道篩選出益生菌乳酸菌B4(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B4),是抗多種水產病原菌的益生菌,本身還能產生益菌素葡聚糖,作為飼料添加餵飼吳郭魚,試驗證實,罹患鏈球菌症的吳郭魚,經藥物治療3天可痊癒,相較一般吳郭魚需時7天以上,復原能力更佳;且食用乳酸菌B4的吳郭魚長得快,平均可提早1個月收成。

中國進口食品輸銷新制,我方趕月底前提審,國內7大類農產企業最受衝擊

中國今年4月12日發布「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要求各國輸銷中國的食品生產、加工、貯存企業,從明年1月1日起,皆須向中國海關總署申請註冊,其中肉品、水產等18類食品須由出口方主管機關向中國海關總署推薦註冊,否則產品無法銷往中國。

午餐這樣吃不怕胖!營養師教逾3千種飲食搭配

外食頻繁攝取的油量與脂肪易過高,不僅容易發胖長期下來還會造成健康問題,究竟外食該怎麼吃呢?營養師分享5大類各5項健康食品,自由搭配起來超過3千種組合,飽腹之餘也能均衡飲食。

櫛瓜營養價值高!營養師:高纖低熱量且能預防高血壓

櫛瓜營養價值極高,生吃熟吃皆美味,深受不少民眾喜愛;營養師孫語霙在臉書「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分享,櫛瓜屬於高纖維、低熱量的食材,是減脂、消腫的好幫手,富含多種營養素能夠預防高血壓、消除疲勞和預防骨質疏鬆。

中國香菇氣味淡,4招認明台灣產

時序入秋,天氣逐漸轉涼,讓人想喝上一碗熱呼呼的香菇雞湯,但要如何分辨台灣香菇和中國香菇呢?

糖尿病不該吃的11種食物,別再認為果汁是健康的

不受控制的糖尿病將導致許多嚴重後果,如心臟病、腎臟病、失明等併發症。據外媒《健康熱線》(Healthline)指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是最常為身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素,其中碳水化合物對血糖影響最大,因會分解為糖及葡萄糖,且進入到血液中。